
咏·迹桥
Competition code:YBMoganshan-140389
Team name :侯瀚斌 (Hanbin)
Release Time:2023-03-14 16:01:00Comment from KOLs

付志强
有简洁美的解题

莫万莉
设计考虑到四座桥所在的场地段的不同“标签”,从结构、形式、材料等方面较为综合地回应了场地,整体考虑较为完整;
咏·迹桥的概念来源于对场地复杂性与多样性的回应。桥位所在的场地带有多种“标签”和属性,既是“城市活力区”,又是“水岸商业区”;既是“历史教育区”还是“工厂混合段”。其与地块四的大部分的组团有距离也有联系,与地块三的工厂改造区段也有交叉,是三四区块的重叠和纽带。咏·迹桥从材料、形式、结构、功能等角度回应了场地的诸多“标签”。以其特有的姿态咏唱未来追思历史。
咏·迹桥长10.3m,宽3.5m,跨度9.8m,纵坡1%横坡0.5%。是一座折板结构的耐候钢桥。咏·迹桥的设计包含了以下四重理念:“历史之桥”、“活力之桥”、“四季之桥”、“艺术之桥”。
历史之桥:
耐候钢作为桥梁主要材料回应了场地的工业文脉,与两岸精致的新建筑形成对比,唤醒大家对于场地历史的回忆;折板的结构形式让人联想起连续坡屋面的工业厂房。耐候钢作为人行桥材料已有较多实践,并且多为承载工业记忆。同时阜溪水街景观设计中也提出使用耐候钢作为装置材料,应用于历史教育。
活力之桥:
莫干山的打开方式有“三双鞋”,不仅仅是走在桥面上,还有涉溪走在桥之下。大家既可以于桥上凭栏远望欣赏溪景,亦可于桥下涉溪徒步。折板结构和其光影层次给不同路线的游人添加了趣味。兼顾安全性的同时,亦可于桥下设置“攀岩”等“Z时代”年轻人的活动,应和了场地中青旅和Club的存在。
四季之桥:
莫干山四季色彩分明,春黄夏绿秋红冬白。耐候钢板的橙红色与莫干山一年四季的颜色都是搭配和谐的。简洁的折板形式成了丰富的植被和斑驳的光影的背景板。植被、水面随风和时间的“动”与桥之“静”形成对比,咏·迹桥不仅彰显自己,更衬托出了莫干山一年四季的美。
艺术之桥:
折板的结构形式与耐候钢板的材料属性契合,既是一座桥,也是一座雕塑,与相距不远的艺术馆产生联系。随着周边club和青年社区的成熟,其将成为当地人和游客心中一个新的记忆。其艺术的气息也将成为青年艺术家们的锚点。
历史是前进的基石,是烙在莫干山人民心中一段永远的记忆。咏·迹桥的设计正值阜溪被重新发现并设计的时间点,许多老房屋将被重建,但是他们的历史不会被相关的人忘记。咏·迹桥也将以其特有的姿态迎接阜溪的新生,追思水街的过往。
Comment
Recommended works

1552839358904532992 悬桥(4号)与市桥(7号)

1552839358904532992 细语

1552839358904532992 春风
Subscribe to our newsletter
Don't miss major events in the global design industry chain and important design resource companies and new product recommendations
Contact us
Report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