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作品-科勒敢创设计未来之星大奖
筛选器

2023kele100003
随着时代的变化,村落的需求开始从防御性向开放性转变,村落保护原土楼聚落空间,以河流与周边梯田为着手点,从村庄中心开始向外发散更新,将原本的内向空间进行“翻转”,形成新的更新模式。在单体上,具体手法以围绕土楼而建一圈环形坡道使得建筑本身内外空间整体性质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从原本的外部封闭而内部开放,到现在的外部作为公共空间而土楼本身作为展品的封闭“盒子”。封闭的三个“盒子”作为博物馆为当地村民及游客提供了一处了解士楼文化的平台。破损的土楼墙体内嵌新材料(耐候钢 )使得整个建筑犹如重新生长,激活土楼。
“翻转”的空间——以需求为导向的土楼聚落空间重塑
[ 队名:个人 ] 姚春生


2023kele100005 


该项目旨在通过观察当代社会的年轻群体以及他们的内在因素来思考一种新型青年公寓。 在项目的第一阶段我们将社会学分析与集约式住宅的发展混合调研并尝试从中寻找社会发展、国家政策与人居环境之间众多联系。我们在这一阶段后产出了详细的研究报告以及完整的论文。在项目的第二阶段我们依据研究成果思考中国下一阶段的住宅可能。 当代群体平凡更换的居住环境以及对于私人空间和个人爱好的渴望成为了我们的突破口,我们认为极致的“装配式”将是有效的解决方案。在这个设想中窗口将成为新的交流场所,我们打造了一套完整的用户定制系统,结合互联网以及隐藏在建筑体内部的多台吊装机,鼓励用户在短时间租赁的同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安置自己的窗口。该项目允许了客户介入建筑搭建过程,并通过这种方式对个性压制、搬迁潮流、独居时代等一系列当代社会学因素做出新的应答。
装配战斗
[ 队名:不知道干嘛小组 ] 管宁坤,沈安琪,张季冬,陈易炜





2023kele100010 



本文针对北京化石营城中村进行设计,该地区因历史遗留原因滞后于城市发展,与CBD形成鲜明对比,成为外来人口聚集的特色地区。然而,恶劣的居住条件、身份问题和犯罪率等使得当地居民的归属感和尊严得不到满足。 城中村存在矛盾,需要美化但也需要保护原有历史记忆。为了保留城中村的生活气息和文化形式,设计通过局部加建来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为了解决北漂人群的心理需求和城中村更新问题,本文设计一个漂浮的公共活动空间。利用城中村的空地上部空间,为北漂居民打造疗愈森林+公共社区的配套。 本文通过分析交通和视线等因素,选取便捷的三维框架形式并优化力学性能。同时,通过日照分析和舒适度分析确定种植板片和下部空间的形态与位置。 方案通过类型学推演出9种单体和组合形式,优化场地的微气候并提供舒适的空间。整体环境适配能量流、养分流、水流的循环,并利用平台实现碳汇管理和绿色节能。 通过一系列设计,城中村的人居环境得以美化,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公共空间。期望此模式能惠及不同城市的城中村居民,实现城市治理与更新的双赢。
绿云浮城
[ 队名:绿云浮城小队 ] 王谷一心,梁令仪,李家明,张怡婧,绿云浮城小队




订阅我们的资讯
切勿错过全球大设计产业链大事件和重要设计资源公司和新产品的推荐
联系我们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