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图洛书亭丨高目建筑
高目建筑 ,发布时间2024-01-26 09:46:00
项目名称:河图洛书亭丨高目建筑
项目地点:上海西岸滨江
设计:高目建筑
设计团队:张佳晶、黄巍、舒扬
结构设计:张准
施工单位:宏润建设
特别鸣谢:西岸集团、高长军、张峰
版权声明:本链接内容均系版权方发布,版权属于 高目建筑,编辑版本版权属于设计宇宙designverse,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此链接内容。欢迎转发此链接。
河图洛书亭由传统自然万物与人的共栖共存的意向出发,以中国文化源头的河图洛书为依凭。将空间划为九格,如填入数字的话,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为奇数属阳;四个角填偶数代表阴;中央极数为五,故将其留空。屋顶也根据河图洛书所代表的星象朝不同方向旋转。在室内抬头仰望,通过屋顶的窄窗将视线引向深空,个人的渺小和宇宙的辽阔在此相融。
位于西岸黄浦江畔的河图洛书亭是2023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一个小建筑,这个小建筑的诞生完全得益于我每天的遛狗,因为恰好在江边偶遇了来回踏勘场地的执行策展人高长军。这可能就是命里注定,我见到高长军就喋喋不休的告诉他我对西岸滨水空间多么的了解,也设计过一些改良的构筑物和装置但没有实现等等,于是才导致我直接参加了本次艺术季的三个项目,其中之一就是这个河图洛书亭。
亭子的使用诉求是多功能,其实就是还没想清楚。在听风台改造完的几年里,我每天都会遛狗路过那里,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小品建筑有了非常深刻的理解,它们的多义开放需要的外在形式说简单点就是没有门禁的全天候使用的有顶空间。这种建筑最基本要素构成的空间刚好对应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既要防卫自然又要亲近自然。
用河图洛书中数字的找形,我曾经在别的设计中使用过,也就是利用奇偶数的不同控制屋面的形态。而这次除了“奇偶”还增加了“大小”这个参数,即大于五为大小于五为小。
这个亭子是由八个形状相同但方向不同的单破斜屋面构成,我们是想在江边这两道防汛墙之间狭窄的空间里,营造一个洁白清透、随风摇曳的轻浮的钢结构建筑。
在结构方面,请教了张准。最后采用了50mm的Q235实心钢柱的设计,这样结合墙体的CLT木结构,柱墙构成一个受力整体,视觉上也足够轻薄。墙面及斜屋面的钢板为3mm厚加40角钢,平屋面钢板因为没有任何龙骨支撑则用了8mm的折板,折痕是考虑了排水坡度。
外墙涂料即防水层,我们采用了施贝的白色聚脲,但屋面还是加了高分子卷材防水,最后没有选到白色陶粒,就用了灰色的陶粒进行卷材覆盖。
设计过程中有个插曲,就是原来的设计有一半面积是室内的,但是由于门窗的造价控制,甲方没能选用我们青睐的日朗钢窗(虽说厂家已经很有诚意的打四折进行赞助)。但我却无法容忍那些街头五金店水平的铝合金窗装在这么好看的建筑上,就最终设计成了纯室外空间。但原有的空调外机、空调地处风管道也都进行了预留。所以,现场地坪那些尴尬的20mm高差和两种墙体厚度也就不难理解了。
在博弈的作用下,这亭子鬼使神差似的回归了我最想要的样子。抛弃了那些本来设计中的冗余部分,使这个亭子更加纯粹,也更加实用和好看。
设计到竣工只有75天,而施工工期更是恐怖的只有二十几天,而且其中一半时间在下雨。所以,干成这样,我很知足了。
虽然房子很小,但是我们在这个亭子上的设计密度不低,就光是木构和钢结构连接的做法就跟张准讨论多次,为了今后的改造方便还做了两条地下管廊。
在看到这张航拍时,才想起,远处的传媒港CBD的总平面也是个九宫格,那这个河图洛书亭就算是个致敬吧。




























White Fortress丨TAEP/AAP

Gaia Residence | Ateno Architecture Studio
圣农博物馆丨时境建筑
达德亭丨高目建筑
河图洛书亭丨高目建筑
犬舍丨高目建筑

德禄空间PLUS“给生活加精彩”系统家具设计大赛冠军作品《白色之上》设计师访谈

FGP Atelier在中国的广州国际文化中心项目正式开始施工

气泡宇宙bubbleverse丨VAVE Studio

订阅我们的资讯
切勿错过全球大设计产业链大事件和重要设计资源公司和新产品的推荐
联系我们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