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A1-1建筑设计,A1-1.4办公建筑,办公大楼

上海在建最高双子塔 张江“科学之门”完成结构封顶 | Gensler

Gensler ,发布时间2023-08-14 10:21:00

版权声明:本链接内容均系版权方发布,版权属于Gensler,编辑版本版权属于设计宇宙designverse,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此链接内容。欢迎转发此链接。

Copyright Notice: The content of this link is released by the copyright owner Gensler . designverse owns the copyright of editing. Please do not reproduce the content of this link without authorization. Welcome to share this link.

 

 

作为上海“金色中环发展带”重要节点的张江科学城立足浦东,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主战场,其核心区将打造以科创产业为核心,集办公、生活、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城市副中心。

 

2km

 

1km

 

300m

 

张江科学城是上海“金色中环发展带”的重要节点,作为张江科学城核心区的首个超高层地标项目,“科学之门”由两栋320米超高层建筑组成,整体形象统一且富有变化,西塔由陆家嘴集团开发,东塔由张江高科与张江集团开发。

 

灵动线条扶摇而上汇聚创新发展动力

多层次联通打造未来科学共享城市社区

 

灵动线条扶摇而上汇聚创新发展动力,多层次联通打造未来科学共享城市社区

 

张江科学城宏观规划区位分析

 

2019年,Gensler从众多方案中脱颖而出,赢得了国际设计竞赛,双塔的设计理念源于张江原有的江南水乡地貌,与未来建设国际一流科学城的战略规划。

 

激活区位优势,总体布局提升用户体验

 

Gensler在“科学之门”建筑设计前期,充分借助其立足张江科学城,辐射周边如张江科学会堂、上海科技大学、张江集电港、张江药谷等顶级科技医药相关的产业、教育与文化资源,在双塔地块中置入高能级的办公、商业、文化、展示、公寓式酒店、景观公园等综合服务功能,使之成为张江面向世界、吸引全球顶级人才到来的全球一流科学城的标志与象征。

 

 

在总体布局上,Gensler将多重功能组团进行合理分布,在东西双塔周边散布多边形的裙楼,寓意川杨河畔的“科技岛”,与“科学之门”双塔彼此呼应。

 

总平面图

 

Gensler运用多层次连接,如架空连桥、地面景观步道、下沉庭院、地下商业连通,将双塔地块与周边充分整合,实现用户体验为导向的立体步行空间系统,并在双塔之间打造地景公园,融入数字化景观与多样化设施,串联南侧中环绿带及北侧川杨河公园,为城市人群提供舒适丰富的休闲体验。

 

连桥效果图

 

2号楼西南角人视

 

3号楼西南角人视

 

立面造型彰显科技灵动之美

 

“科学之门”双塔的立面设计灵感来自川杨河水的涟漪及自然光透射的灵动变化,塔身自下而上进行收分,典雅的外形融入结构的理性,幕墙表皮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彰显力与美、光与影的韵律,与水纹肌理相呼应,寓意汇聚科技力量,激发创新动能。在东西立面上植入四条向上渐变收分的金属线条,由地面扶摇而上,无限延伸。Gensler设计团队通过参数化设计手法,运用单元玻璃幕墙板块错缝叠加,实现整体立面动态、流动的视觉光影效果。灵动的立面曲线自下而上缓缓延伸,犹如徐徐展开的光幕,彰显"科学之门"以开放的姿态,广迎全球科技精英。在双塔周边散布的多边形裙楼,寓意川杨河畔的“科技岛”,与“科学之门”双塔共同构筑面向未来的国际科学城。

 

中环

 

中心广场半鸟瞰-西立面

 

入口仰视

 

南北立面仰视

 

塔楼局部

 

可持续的超高层设计

 

Gensler始终践行城市气候变化挑战(GC3)承诺,致力于实现建筑净零碳排放目标,在“科学之门”的设计过程中,通过立体丰富的室外公共空间组织(如塔楼空中阳台、裙楼退台、绿意廊桥、地景公园、下沉广场等),绿色节能的技术措施(如高性能单元体幕墙、太阳能光电玻璃、自遮阳格栅系统、微气候风环境模拟等),将生态理念、最新科技应用与建筑造型有机整合,打造一座绿色与科技并存的可持续双塔。

 

西北鸟瞰

 

川杨河人视

 

川杨河人视

评论
更多相似文章
A1-1建筑设计,城市设计,A1-1.1居住建筑,# sustainability,#Smart technology,#Masterplan

Khalid Bin Sultan City, Sharjah | Zaha Hadid Architects

A1-1建筑设计,A1-1.2教育建筑,天文台,#天文馆,#地标建筑

上海天文馆 | ennead

A1-1建筑设计,A1-1.1居住建筑,独栋别墅,#Adriatic Sea,#beachside residence,#timeless aesthetic

House H丨Banozic Architecture Studio

该作者发布的更多项目
A1-1建筑设计,A1-1.4办公建筑,园区,#产业园区,#张江科学城,#研发办公室

张江科学城数智天地 · 智慧谷:以“半园半院”理念,打造立体智慧社区新范式 | Gensler

A1-3室内设计,A1-3.5办公空间,企业总部,#Google,#设计宇宙大奖空间类评审团大奖2024-2025

Google at St. John’s Terminal | Gensler

A1-1建筑设计,A1-1.4办公建筑,企业总部,#鹏鼎控股,#科创空间,#可持续建筑

深圳鹏鼎时代大厦 | Gensler

最受欢迎
A1-1建筑设计,A1-2景观设计,A1-3室内设计

Kapuhala静修中心:半永久性豪华帐篷的环保设计 | Area-17

A1-1建筑设计,A1-3室内设计,A1-1.1居住建筑,#建筑设计,#住宅,#室内设计

HH47 | JUMA architects

A1-1建筑设计,A1-1.3文化建筑,文化中心

FGP Atelier在中国的广州国际文化中心项目正式开始施工

奖项(0)
报导(0)

完整资源信息

联系我们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