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干·三雅
Competition code:YBMoganshan-140112
Team name :行波工作室 (portia1992,xingt12gmail-com)
Release Time:2023-01-12 10:39:28Comment from KOLs

王惟捷
作品通过探索不同的人的身体与自然互动的方式衍生出了三座桥,三座桥选的位置和作品立意结合的十分恰当。三座桥的结构、构造和材料的选择成本可控,可实现性很高。

柳亦春
7号桥形态轻盈,板片元素使得桥上产生多样场所的可能性
三桥三雅:阜溪水镇的文人雅集
阜溪,由莫干山剑池源起,流经虞村,过乌程桥,至德清水系;游人,自上海,途径杭州,过武康,抵莫干水镇。水与人双向奔赴,在我们眼中,这是一幕当代的文人雅集。
山、水和乡是莫干山镇最鲜明的物质特色,而桥意味着连接,不仅连接两岸通行,更连接了景观与人文的对话。设计选取三个场地,分别从水、镇、与山三个角度切入,以三座桥进行回应。
从“身体”出发的互动式自然体验
身体的姿态是人们面对自然最为真切的体现,设计以人的肢体语言作为切入点——俯身进入寻幽探秘、停下脚步游目畅怀、舒展身心仰观宇宙——将人与景观的互动方式场景化,丰富了人们对于山、水、镇的经验。
每座桥的剖面均由四片斜板构成,斜板以不同的材质、不同的方式互相交接,从而产生完全不同的空间体验。
莫干山的三种打开方式
古代文人聚会,有九雅之说。设计中提到的这三种行为,依照阜溪流域丰富的各色景致,分别对应一种雅致:二号桥近水静谧,谓之“寻幽”;六号桥凭栏远眺,谓之“赏雪”;七号桥怡然卧游,谓之“侯月”。
这三种行为既是打开莫干山的三种方式,也是三个窗口,观岸赏景,此谓雅趣;寻幽闻水,此谓闲趣;舒展于谷,此谓逸趣。三种雅致齐聚阜溪,参与并带动其周围场景的营造。
2号桥:闻水寻幽
二号桥地处生态公园东端。人们沿滨水步道行走,在二号场地向下进入贴近水面的河谷步道,从而有机会近距离接触溪流。阜溪在这里速度减慢,由山间泉水变成一池缓流。利用场地高差,我们将一座水中画舫静静的引入河谷,强化“俯身寻幽”的空间特征。四片斜板围合成空间,暗示“探”的身体姿态:游客俯身入谷,闻声而来。
水面、天空和对岸是桥上的主题景观。两侧的黑色金属波纹板将视线引入河面,声音由此传来。
6号桥:观岸赏雪
六号桥场地平面似鱼形,沿鱼身形成的水岸商业,使莫干山镇的人文景观成为场地的重点。周围的剧场、商业及餐饮将镇的活力集中体现。位于鱼肚处的六号桥成为场地慢行系统的一部分,在热闹的商业氛围中,莫干山的山、水、镇,三者同时出现在眼前,桥体变成画板,雅致的游人架好画布,泼墨作画,盎然兴致。
“远眺作画”成为六号桥的身体姿态。四片斜板,形成桥身、画板及靠背,分别使用镀锌钢板,透明波纹板及胶合板制作。银色和透明的材质使桥身隐入环境,成为空间的背景。“画板”以2.5m为一组模数形,共五组,组成桥体。每组之间以5-10度微微转动,形成轻松的空间形式。
7号桥:望山候月
七号桥是水街的终点,也是阜溪进入场地的起点。场地周围是由集市与游廊构成的缤纷水岸集市,北侧山丘脚下,便是莫干山镇最为热闹娴雅之处。场地中的溪流与河岸之间仍保持着较大的高差,溪水由河道跌水创造出有趣的景观图景,与市集共同增加了视听密度。桥梁所在的位置,正处于峰回路转,视线开阔之地,可尽享西岸的蜿蜒廊道与东岸的远近山峰。
桥体轻盈似飞鸟,以人的视点来看,几块折板构成了“仰卧”的身体姿态:游客于喧闹中觅得歇脚处,躺卧塌中,望山候月。
Comment
Recommended works

1552839358904532992 悬桥(4号)与市桥(7号)

1552839358904532992 细语

1552839358904532992 春风
Subscribe to our newsletter
Don't miss major events in the global design industry chain and important design resource companies and new product recommendations
Contact us
Report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