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理洱海生态廊道儿童科普乐园丨安道设计
安道设计 ,发布时间2024-01-19 14:48:23
设计方:antao安道·AHA
设计主创:占敏
设计团队:沈超蕾、殷一殊、邵先领、郑黛妮、吕心团、张学钰、杨柳、沈征、胡魁、徐亮、王博建、徐梦怡、张晔、孙文、鲍兰兰、孙杰、盛正义、方石军、陈超、潘宇航
版权声明:本链接内容均系版权方发布,版权属于 安道设计,编辑版本版权属于设计宇宙designverse,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此链接内容。欢迎转发此链接。
大理洱海生态廊道儿童科普乐园鸟瞰图
这座“自然科普乐园”不仅和周边自然环境相融合,也被当地人们所喜爱。该项目成功证实了:儿童乐园可以与地方特征、生态教育、艺术文化等有机结合,成为集美术馆、自然博物馆和科普馆为一体的城市基础设施。在苍山之下、洱海之滨,有一条大理洱海生态廊道。由于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已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相关部门以多种手段对湖滨缓冲带进行环境修复治理,以期建立人湖共存的模式。
大理洱海生态廊道
我们在2020年受到大理市政府的邀请,他们希望能够在大理的生态廊道,建设一个关于生态多样性教育的项目,于是我们开启了与大理市政府的合作,在洱海生态廊道的入口设计营造这样一座自然科普乐园。乐园身处苍山洱海的环境之中,最吸引人的就是它的生物多样性。我们希望用景观呈现生态文明及当地气候特征的故事,向人们提供亲近自然的机会,传递生态保护的意识,唤起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珍惜与爱护,进一步升级洱海的生态价值。同时,也开启一场对城市儿童乐园的新的探索,为城市打造独有的生态互娱中心。
从自然出发
Nature-oriented Design
我们从苍山洱海的地理关系获取灵感,整合景观设计师、产品设计师、雕塑家、装置艺术家、科普专家、生态修复专家、机械专家及水景专家等,打造一座与周边环境融合的无动力探索基地,用多种呈现方式去展现在地生物多样性和科普知识。
乐园方案鸟瞰图
我们以自然科普为核心理念对景观场景、科普内容和艺术游乐设备进行深化及落地,以原生态的状态呈现苍山与洱海的地貌,以游乐装置模拟当地的水循环故事,以互动艺术装置还原当地特有的生态物种。引导儿童在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中、在与游乐器械的互动中,在亲子共同的探索中,感受大自然的规律,了解当地的生态物种和独特雨水循环,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洱海自然科普乐园门票
苍山洱海的故事
The Story of Cangshan Mountain and Erhai Lake
苍山洱海之间,以水为带,相互牵连,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洱海水经过蒸发变成云朵,云朵随风飘至苍山前,堆积成云层,云层积累进而降雨。苍山十九峰,每两峰之间形成一条溪水,是为十八溪,苍山雨顺着十八溪奔泻而下,浩浩荡荡注入洱海。
苍山云
洱海水
整个乐园场地便是“浓缩版”洱海生态水循环。在“水→云→苍山→十八溪→湖滨缓冲带→洱海”的故事线中,通过仿生此间环境及动植物,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认识自然、探索自然。
连续的交通流线创造出奔跑和游戏的体验
自然科普乐园分为“云溪戏水”“洱海探秘”“石滩秘境”“梦幻森林”等四大板块,连续的交通流线创造出一种永无止境的奔跑和游戏的体验,让每个人都能在不同的版块和空间之中自由探索。这条路径就如同一个故事中的线索,联系起一系列拥有不同功能的空间,将探索发现的惊喜与成长的体验一同纳入苍山洱海的故事之中。
01云溪戏水
云溪戏水模拟的是苍山云化作雨、雨水沿着十八溪流向远方的过程。我们将苍山的云以艺术装置的形式呈现,结合风动叶片、数字水幕,打造千层绵延的雨云效果。
仿生自然苍山云·风动装置
苍山云化雨落入人间
夜色下的雨幕,你发现雨中的字了吗?
在苍山云下追寻快乐
我们希望它像云一样空灵,夜晚的时候,它是一朵亮起来的云,白天的时候,它又是一朵随风飘荡的云。在制作的过程中,我们以打孔、风洞等手法呈现它的随风飘摇,以单独定制的方式让其呈现烟雨蒙蒙的效果。
水是可进入、可被触知、且现实有形的,设计师巧妙的将各种水体融入于游乐器械之中。数控雨廊可以进入且与人发生互动,各种童趣的小构件、水闸和不同式样的跳泉,让孩子们在玩耍中体验水的千变万化。
嬉戏于溪水间,仿若穿行于十八溪间
水原来这么有趣
洱海的蛙、鱼、海螺化身跳泉与孩子们快乐戏水
穿梭于水幕云廊间,了解苍山洱海生态水循环,在“苍山云”下雨中感受最直观的微缩生态,以游玩的方式参与、体验、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02洱海探秘
我们将水与互动器械结合,让孩子们在亲水、玩水的过程中,感受自然的神奇,探寻生命的起源。“奇幻漂流”融合了山与水的元素,我们将十八溪的生物设计成微型景观,植入到溪流之中。
置入微景观,在“奇幻漂流”中看见洱海生物的多样性
一起去探索洱海的奥秘吧
俯瞰“洱海探秘”
水流顺势而下来到“海螺广场”,这里有一个巨大的“方螺”。跟我们平常在其他地方所见的圆螺不同,这种螺曾是当地特有的物种,现在已经绝迹。我们把这个已经绝迹的物种做成装置艺术。
孩子们钻入方螺之中,聆听洱海的声音,在镜面空间之间感受光影的变幻。跟方螺的故事、方螺的形成以及消失的过程来进行互动。
进入到方螺的腔体之中,聆听海的声音
海螺带来孩子们喜爱的童话故事
山海童年
蛙跳泉、鱼跳泉、海螺跳泉为孩子们沉浸式的互动体验,也把洱海的水生物带到孩子们眼前。融入轻灵、腾飞之势呼之欲出的跳泉,增强人与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开启欢乐的源泉。
“玩水”是孩子们的天性
比一比谁让水跳得更高
水为什么会从下往上走呢?边玩边体会
阿基米德水车,为孩子们提供了探索“水”的一方天地。在反复的操作中,装置隐含奇妙的物理原理被孩子们巧妙地感知。流水通过小径缓缓流动到多个戏水节点,在玩耍戏水同时获得水利科普知识。
03梦幻森林
化作小昆虫,以微观视角进入蘑菇丛林,在旷野中展开探索——“森林幻境”开启了一番新奇的游乐世界。巨型白黄鹅膏菌林立,蜿蜒的栈道在其间穿梭。孩子们在蘑菇丛林中自由奔跑,许多隐藏的栈道入口等待被发现。
化身童话精灵,穿梭于梦幻丛林之中
以自然生长的蘑菇作为载体,串联起丛林爬网、丛林穿越,双人滑梯、扭动爬梯、蘑菇秋千、环状爬桶等项目,孩子们在美好的风景中尽情嬉戏,自由奔跑。
蘑菇传声筒记录下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夜幕降临,沉浸在梦幻森林的奇趣之中,侧耳倾听,蘑菇传声筒里记录着大自然的声音,它说,我们都是大自然的孩子。
04石滩秘境
沙地对孩子有着天然的吸引力,我们设置了大片玩沙区域,让孩子们在玩沙、运沙、挖沙的过程中,感知自然的温度、湿度、肌理和规律,体会自然的乐趣。
挖沙、运沙、担沙、建造,请叫我小小建筑师
我们还在沙地区域里置入了攀爬网和玩沙挖沙的趣味装置,甲虫器械与木构器械模拟洱海边自然小世界,甲虫内部空间多种玩法激发孩子的天性,巨型木构昆虫拉近孩子与生态的距离。
这个挑战小菜一碟
跨过小径,碎石滩上的蝴蝶塔矗立。蝴蝶塔真的有“蝴蝶”,它会随着孩子的奔跑翩翩起舞。风起,枝干上的蝴蝶随风振翅,银光闪闪。
蝴蝶塔里藏着小挑战等待被小勇士征服呢
在乐园中探索、奔跑、欢笑
听,蝴蝶在和我讲悄悄话呢
提取洱海蝴蝶等自然元素设计而成的蝴蝶塔,藏着大大小小的挑战,等待着被小勇士征服。通过独木桥、爬过栈道,到达蝴蝶塔的最高处,和蝴蝶一起眺望山海。
结语
我们的初心是希望打造一个不一样的生态科普乐园,在好玩之余,还可以在潜移默化间启发孩子们探索科普知识,开启童心与大自然的互动。
我们以自然科普为核心,反复打磨每一个细节,精心布局每一寸空间。围墙设计成科普墙,透过放大镜,看见洱海水生物的真相,就像进入了《爱丽丝奇境漫游》和《借东西的小人阿丽埃蒂》的世界。
动动手,发现更多奥秘
仔细观察,领会大自然的神奇
每一处细节,都有隐藏的“彩蛋”
我们尽量做到对原有环境最大的尊重:保留原有的树木,整合排水系统,用贴近自然的形式和朴质的材料去呈现好玩的内容。多余的精美加工被舍去,回归物料及色调之本真,经过无数次的尝试、摸索与调整,力求呈现孩童内心之纯粹。
这座自然科普乐园不仅和周边自然环境相融合,也被当地孩童和家长所喜爱,成为连接生态文明和城市基础设施的一座桥梁。孩子们不仅在这里收获欢乐与启发,城市也因为这样的科普乐园而被重新认识。
每一座城市,都有它独特的底蕴与风采,希望通过我们的提炼和演绎,能够用城市探索乐园的方式,展现它不一样的魅力。








































SOMBRA Pavilion | MVRDV
“清风茶馆”:以竹为媒,重构城市呼吸丨line+
Selvadentro丨Estudio AMA

大理洱海生态廊道儿童科普乐园丨安道设计


岱山目的地营造记 | 安道设计

安道总部新办公室室内设计丨安道设计

MOFUN
The Peach Club丨Spaces and Design

House with 5 retaining walls | 武田清明建築設計事務所

订阅我们的资讯
切勿错过全球大设计产业链大事件和重要设计资源公司和新产品的推荐
联系我们
举报
返回顶部